蘇小家臨淺水濱,年年春色柳絲新。 鶯穿燕剪渾無奈,愿折長條贈遠人。 深掩朱門拂碧塘,織成金縷看鵝黃。 館娃宮殿凄涼甚,縱有千條總斷腸。 怕聽黃鸝度好音,西宮南內(nèi)柳如金。 玄宗教得楊枝曲,吹向空城響易沉。 十里平蕪欲化煙,移根無復憶西川。 而今大似瑯琊木,誰撫長條為泫然。 最愛黃昏月上時,臨風閑裊碧毿枝。 含煙帶雨常相憶,莫放楊花掠鬢絲。 新染曲塵碧似羅,籠煙織就舞裙多。 魏王堤畔東風路,多少春痕付夢婆。 飛燕娉婷掌上腰,漢王寵幸舊曾邀。 如何也向溪頭舞,一例東風拂板橋。 容易東風到柳條,眉痕猶是去年嬌。 可憐長占金城住,不逐春江上下潮。 煙雨愁春不自持,朱門終日鎖相思。 如何咫尺銀墻路,只放楊花入素幃。 日逐鶯歌款細腰,一番煙月又南朝。 舞裙枉用嗟零落,歲歲春風上舊條。 雙靨春回撚柳枝,館娃解唱越宮詞。 奈何不向江潭住,卻共青山斗畫眉。 如雨如煙向舊園,也應搖落粉郎前。 惱人最是西樓上,偶爾回波卻不言。 眉黛三千總讓嬌,可能無意浪兒曹。 這番應是天唆使,舞損燈前一搦腰。 猜得吳姬中酒時,六宮沉睡了無知。 那知落月梢頭過,恰恰低眉看著伊。 記得依依款款身,柔條枉結(jié)十年恩。 永豐坊內(nèi)無消息,何處西風哭白門。 注:①永豐坊,地名,在唐東都洛陽。白居易曾賦楊柳枝詞:一樹春風千萬枝,嫩于金色軟于絲。永豐西角荒園里,盡日無人屬阿誰?時河南尹盧貞有和詩,其序云:永豐坊西南角園中,有垂柳一株,柔條極茂。白尚書曾賦詩,傳入樂府,遍流京都。近有詔旨,取兩枝植于禁苑。乃知一顧增十倍之價,非虛言也。王士禛秋柳詩之二:若過洛陽風景地,含情重問永豐坊。 ②南朝宋都城建康南門宣陽門又名白門,以柳多著稱。南史·宋紀下·明帝:宣陽門謂之白門 ,上以白門不祥,諱之。尚書右丞江謐嘗誤犯,上變色曰:白汝家門!趙翼金陵詩:不到金陵廿六年, 白門煙柳故依然。 忍見初三月上枝,相逢已是買栽遲。 風流不羨靈和殿,苦憶隋堤挽手時。 注:①南史·張緒傳:(張緒)吐納風流,聽者皆忘饑疲,見者肅然如在宗廟。雖終日與居,莫能測焉。劉悛之為益州,獻蜀柳數(shù)株,枝條甚長,狀若絲縷。時舊宮芳林苑始成,武帝以植于太昌靈和殿前,常賞玩咨嗟,曰:‘此楊柳風流可愛,似張緒當年?!湟娰p愛如此。 ②隋堤,后蜀何光遠鑒戒錄·亡國音:煬帝將幸江都,開汴河,種柳,至今號曰隋堤。又,隋煬帝開邗溝,自山陽至揚子入長江。渠廣四十步,旁筑御道長百里,皆植柳,舊時隋堤煙柳為永城八景之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