詞句:
詞牌列表
鷓鴣天 欽譜
鷓鴣天 《樂章集》注“正平調”。《太和正音譜》注“大石調”。蔣氏《九宮譜目》入仙呂引子。趙令畤詞名《思越人》,李元膺詞名《思佳客》。賀鑄詞有“剪刻朝霞釘露盤”句,名《剪朝霞》。韓淲詞有“只唱驪歌一疊休”句,名《驪歌一疊》。盧祖皋詞有“人醉梅花臥未醒”句,名《醉梅花》。

鷓鴣天 雙調五十五字,前段四句三平韻,后段五句三平韻 晏幾道

  彩袖殷勤捧玉鐘 當年拌卻醉顏紅 舞低楊柳樓心月 歌盡桃花扇影風 
  中中中中中中平中平中仄仄平平中平中仄中平仄中仄平平中仄平


  從別后 憶相逢 幾回魂夢與君同 今宵剩把銀釭照 猶恐相逢是夢中 
  中中仄仄平平中平中仄仄平平中平中仄平平仄中仄平平中仄平


宋人填此調者,字句韻悉同。趙長卿詞前段起句“新晴水暖藕花紅”,“新晴”二字俱平聲,“水暖”二字俱仄聲,“花”字平聲,與此平仄全異。又晏詞別首前段起句“一醉醒來春又殘”,“春”字平聲。高觀國詞第二句“最憐一曲鳳簫吟”,“最”字、“一”字俱仄聲。晏詞別首第三句“云隨綠水歌聲轉”,“云”字平聲,“綠”字仄聲。又“年年底事不歸去”,“不”字仄聲。第四句“怨月愁煙長為誰”,“怨”字仄聲,“長”字平聲。趙長卿詞后段第一、二句“憶攜手,遇階墀”,“憶”字仄聲,“攜”字平聲。黃庭堅詞第三句“斜風細雨不須歸”,“斜”字平聲,“細”字仄聲。柳永詞第四句“只因曾向前生里”,“只”字仄聲,“曾”字平聲。晏詞別首第五句“曼倩天涯猶未歸”,“曼”字仄聲,“猶”字平聲。俱與此詞平仄小異。譜內可平可仄據之。 按《花草粹編》趙介之詞后段第五句“杜宇一聲腸斷人”,無名氏詞“圖得不知郎去時”,“一”字、“不”字俱仄聲,但宋元人此句第三字從無用仄聲者,此乃以入聲字替平聲,不可泛用上、去聲。
龍譜
鷓鴣天 又名《思佳客》。五十五字,前后片各三平韻,前片第三、四句與過片三言兩句多作對偶。

鷓鴣天 定格 晏幾道

  彩袖殷勤捧玉鐘 當年拚卻醉顏紅 舞低楊柳樓心月 歌盡桃花扇底風 
  中仄平平中仄平中平中仄仄平平中平中仄平平仄中仄平平中仄平


  從別后 憶相逢 幾回魂夢與君同 今宵剩把銀釭照 猶恐相逢是夢中 
  平仄仄仄平平中平中仄仄平平中平中仄平平仄中仄平平中仄平

歷代作品
共3426,分83頁顯示  上一頁  65  66  67  68  69  71  72  73  74 下一頁
當代(續(xù)上)
黃清士 1914 - 1985 一首
張充和 1914 - 2015 一首
饒宗頤 1917 - 2018 二首
林士模 1917 - 1980 二首
劉斯翰 四首
曹菁 1918 - ? 一首
南懷瑾 1918 - 2012 二首
熊東遨 五十首
鷓鴣天 現當代 · 黃清士
翠袖慇勤不可留。
玉簫閒卻舊梁州。
只緣胸次千重障,未免人間萬斛愁。

青鼠帽,黑貂裘。
飄零取次委輕鷗。
祗憐孤往臨高意,怎禁楊花亂入樓。
合眼浮沉小夢莊,不尋常事已尋常。
無邊風雪人來去,有限寒溫路短長。

村曖曖,野茫茫,雷奔輪轉若為忙。
云山倒退知何意,為惜流光挽夕陽。
箭力猶堪陟上層。
虛堂一雨得秋清。
天邊千溆綿綿白,檻外群峰歷歷青。

螻蟻飽,草蟲鳴。
山居畫里且逃名。
西風嫁晚開何益,冷蕊殷勤為茸楹。
造物何心計精粗。
莛楹施厲總殊途。
愁邊真?zhèn)€成歸計,夜半誰教負以趨(行滕書二百箱。)

覷水鏡,笑頭顱。
牛山有淚豈非愚。
重陽覓約登高近,野韭寒菘迓客無。
又是秋香一度濃,遙將樽酒哭愚庸。
寒砧九月斷消息,野火三秋經雨風。

黃菊蕊,白頭翁。
整冠落帽總相同。
七年垂淚三山吊,一望登高四???。
今夕團圓掛碧穹。
嬋娟萬里獨情鐘。
千杯勸我三生醉,一死酬君萬念空。

朝飲露,夕餐風。
靈犀一點可相同。
料應榕水通銀漢,可約仙槎破浪中。
不信高情肯獨鐘,卷簾天外雨流紅。
欲回春夢誰為主,已似秋蓬只任風。

年夜后,憶初逢,驚鴻千里悵難同。
笙歌不歇神州路,一夕昆池想像中。
按:
【徐晉如曰】一結,詞中之盛唐。
【王曉峰曰】發(fā)端引弓極滿,然奇創(chuàng)也。
漫把神思作浪游,天漢橫銀不系舟。
罡風跋浪來紅雨,狡兔飛光上玉樓。

回淺夢,淚還流,年年不了是清愁。
簪花使酒開春夜,蓬鬢從今更入秋。
按:
【徐晉如曰】性情如接。百練鋼化繞指柔,我亦青衫濕遍矣。
【王曉峰曰】一結重言之以頓挫。唯上變似太工,遂覺有意。
紅雨彌天有異香,春歸時節(jié)蝶蜂狂。
游絲千轉鶯一囀,無限垂楊倚夕陽。

將好好,送茫茫,幾回清話比更長。
今宵夢覺人無覓,手把花箋讀舊行。
按:
【陳永正曰】一起高騫。
【徐晉如曰】過片無端更起波瀾。疊二字皆天力,非人為也。
【王曉峰曰】蕩氣回腸,如銀潢垂天,不覺音節(jié)之促也。游絲句固哲人之思。
天外一聲碧玉簫,花城此夜太妖嬈。
乍逢紅雨春初暖,又夢藍橋雪未消。

聲裊裊,夢迢迢,山長水闊許多遙。
青山似我應無恙,只是人間有斷橋。
按:
【陳永正曰】“紅雨”,不宜數用。
【李舜華曰】此四首風格不似他詞,豈人近暮年,見紅雨滿天,遂多生感慨,不事剪裁耶
【王曉峰曰】信手轉成,無不合也。
紅葉長披岳麓身。
晚霞偏照葛天民。
便河邊上孤燈夜,滿紙飛花暮歲春。

群蕊歇,菊還神。
武陵猶剩一漁人。
溪沿縱有新栽柳,昏眼殘碑費考論。
好夢由來不易醒。
夢回春雨夜霖霖。
飄空點點塵塵墜,滴碎芭蕉寸碎心。

剛排遣,又相侵。
拋殘綿密轉深沉。
未眠人在書齋里,寂寞銀燈曉色臨。
云水萍飄豈偶然。
九年足跡遍西川。
管他鬢到秋邊白,落得人閑月似煙。

腸空轉,事難全。
又入閻浮欲界天。
樽前酒醒荒唐夢,君向潼南我向滇。
得意平生黑白緣,尺枰游遍大周天。
燕飛雙角云初動,龍斗重霄火正燃。

才占腹,又侵邊,更無欲壑不思填。
紛爭未是人間福,一劫曾經誤十年。
踐得三生石上緣,半由人事半由天。
風搖苑竹矜高節(jié),雪映窗梅識淺寒。

煙渚外,柳橋邊,憶曾偕聽鳥關關。
賦閑滋味知多少,寫入心箋又一年。
了卻從前債與緣,居閑幸得自由天。
夢從劫火燒中醒,心在流風吹下寒。

邦獨立,策多邊,圣賢事與我何關?
開軒喜見瀟瀟雪,收拾盤飧好過年。
信是今生別有緣,北南同戴大羅天。
聯吟網上詩情激,獨酌花間酒味寒。

秋影外,曲江邊,那時心戶不曾關。
一樽洗盡胸中濁,莫遣閑愁到隔年。
雪與梅花有素緣,何分北地復南天。
人從燕子來時瘦,事到狙公散后寒。

風剪尾,月裁邊,如今都不算難關。
盤空一曲彈誰聽?
恨隔東坡九百年。
生怕愁多累卻緣,爾郎有膽不包天。
眼中帶酒能容濁,心上燃詩自送寒。

知我者,在誰邊?
竹云梅月夜雙關。
謝他窗雨捎春至,一把相思種過年。
淡泊情懷易結緣,興來飛夢闖詩天。
云箋小幅裁心字,海月初團映面寒。

流水曲,社林邊,柴門常設不常關。
魚蟲鳥獸皆為伍,冷卻人間大喜年。
自與人生結善緣,敢將愁緒做成天?
欲偕和靖孤山隱,真愛梅花一樹寒。

棋局外,酒壺邊,不須惆悵說公關。
升平領略成滋味,差似乾隆六十年。
結得前賢異代緣,閑齋自守一方天。
卷中馨氣分吾暖,廡下霜風任彼寒。

天有限,井無邊,者般坐看又何關?
時人莫笑荒唐甚,真正荒唐是昔年。
領略清時一味閑,拂云分露探春山。
早鶯呼侶歌成串,新竹怡人抱作團。

穿積翠,涉微寒,峰高不礙緩登攀。
廿年回首差堪慰:大半生涯在此間。
更倩何人味我閑?
好窗長日對南山。
鄉(xiāng)愁剪作云千片,世象描成墨一團。

詩寄興,酒斟寒,九樓無事當峰攀。
指揮蟻戰(zhàn)斜陽里,似與蕭曹伯仲間。
我佛慈悲未肯閑,遍施霖雨潤春山。
疏鐘醒世何嫌晚,好月分輝不在團。

攜勝友,踏輕寒,菩提有境待誰攀?
青燈自照清涼地,出入原存兩可間。
難得吟朋共我閑,雨中來賞道吾山。
泉生樹杪光千疊,島落波心影一團。

扶淺醉,試余寒,奇峰在眼不須攀。
神仙也與時俱進,遍種相思到世間。
瀟灑真如白鷺閑,煙汀翹足對遙山。
慣看雨驟珠跳線,何懼云翻墨滾團。

天欲暮,自驅寒,高梧有鳳不相攀。
興來飛舞如椽筆,勾畫魚龍碧浪間。
堪羨蟲王耐得閑,終朝坐對好湖山。
念千百遍成何用,有二三人足抱團。

多少事,古今寒,孤峰且看眾賢攀。
茅檐新結清溪畔,東倒西歪一兩間。
剩得知交幾個閑?
龍歸江海鳥藏山。
愁看此際分飛遠,盛憶當時列坐團。

云縹渺,月孤寒,瓊枝空向憶中攀。
斯翁去后吟壇寂,更仗何人柱此間。
一色江天淡入秋,亂峰三五出云頭。
古松蒼郁新松翠,近水喧騰遠水悠。

籬下菊,酒邊鷗,心期莫問幾時休。
無邊氣象爭供眼,認得清風是舊游。
一甕春醪醉到秋,松邊乍醒手扶頭。
叢筠側侍長身立,曲澗環(huán)吟小調悠。

親及鶴,友于鷗,有時相聚有時休。
云峰雪窟圖成卷,來日偕君作臥游。
鎮(zhèn)日蒲團坐不移,天風海雨任何之。
澗藏深壑留清白,經到殘篇得悟思。

神未死,廟能持,自多人物寫青詞。
笑看涇渭雙流合,分享和諧又一時。
串串煙花打扮春,叢篁靜綰半溪云。
兩三點雨村前過,一二分愁別后新。

泉石意,雪泥痕,算來多是不如人。
偶然回首塵封里,留得當年夢尚溫。
一朵蒼苔點破春,青衫待補割涼云。
可能近寺蟾光好,漸覺穿林鳥語新。

追雨腳,測溪痕,百年消漲問何人?
山僧醉倒榕陰下,酒是東坡去后溫。
未解維摩色是空,漫從鏡底覓真容。
琴挑可見回眸影?
棒喝都成過耳風。

星捧月,竹圍松,一時緣會古今同。
鴻飛不限天南北,認得來蹤即去蹤。
曾見長林一抹青,曉風搖曳露珠瑩。
寒霜莫笑顱先雪,好雨應知血未冰。

將舊夢,語孤星,眾神無趣不須聽。
天傾海沸何關礙?
點亮生涯有佛燈。
夢過千遭筆未花,試邀松侶酌流霞。
偶看箕伯無形手,撩起佳人半面紗。

知我者,是誰耶?
且將秋緒斂些些。
奇峰亦在閑中老,天地風光信有涯。
占得天風一步先,小銀河里試飛船。
神游遠古洪荒外,詩釣蘆花淺水邊。

將我意,語坡仙:今宵莫問是何年。
孤帆直赴蟾宮約,圓缺陰晴見兩全。
一曲鳴溪尚未窮,忽看云浪漲前峰。
是行是坐俱宜我,為雨為晴且任儂。

千百步,兩三松,有時嵐影有時風。
山深獨許春無賴,管到林花四月紅。
舟次洞庭,君山在望。憶去歲登黃山,庶之曾拈此調賦迎客松一闋見示,倏忽經年,良深感念。因步元玉奉寄
入眼香螺一點青,漫從梳洗認湘靈。
黃花已謝三千本,白鳥還余四五聲。

云影散,雪濤驚,巨魚騰綽不勝情。
孤舟自泊蘆灣里,靜看銀蟾緩緩生。
閑剪山云補舊圖,僻居堪慰老懷孤。
寒溪繞郭聲來枕,素月分輝影在廬。

從樂事,或須吾,露團清賞碧荷珠。
風光自啟心窗得,管甚人間有也無?
訴盡離懷雨半溪,等閑誤了餞春期。
縱教梅子能私我,畢竟榴花不似伊。

隨白羽,數紅衣,更無一個與心宜。
眼波眉影思量遍,恐在天涯獨自啼。
辛卯中秋后三日,予客京華,半齋主人招飲花家怡園,二三子與焉。時云月一天,涼雨間至,斗韻飛觴,不知今夕何夕。因取稼軒“知我者,二三子”句依序聯吟,予年長,分韻得“知”字。
引出秋光滿苑詩,露葵霜菊恰宜時。
清余半璧尤堪惜,碎潑涼珠竟未知。

天不管,自成癡,恍同仙侶坐瑤池。
碧桃開過青春界,一任西風笑丑枝。
自道生涯半屬詩,曉鶯聲里夢醒時。
閑分石乳研新墨,細寫云濤報故知。

身漸老,意猶癡,每攜霜電過雷池。
荷花秋水三千頃,中有凌波第一枝。
差與東坡趣味兼,一舟一水一銀蟾。
清光任我收壺底,夜語聽人弄舌尖。

神駿杳,老龍潛,紫霄宮近許同瞻。
天公妙處多閑筆,云在青山雨在簾。
注:馬湖位于涼山彝族自治州雷波縣境內海拔1113米高處。水域面積7.5平方公里,平均水深70余米,最深處達180米,屬高原大型天然深水湖泊。據傳昔人以壯馬系湖岸,湖中龍出與交,后產異馬,因以得名。又:“舌尖上的中國”正由央視熱播。
只有深閨養(yǎng)得成,百端嬌媚是天生。
穿巖水響泠泠白,掠樹云飛淡淡青。

人未識,且休驚,木靈山鬼本無名。
泰嵩早失相看意,自向西南認小星。
何用春風沐汝身,前生元是玉霄神。
清香到枕緣非淺,素影橫窗自不群。

泉夢石,樹留云,海天同福亦同恩。
今宵補個心頭印,百世相尋認此痕。
仿佛重回太古前,足邊云海頂頭天。
三分月見長江尾,一半春留小石源。

臨上界,晤飛仙,今朝不用夢成全。
同行只少東坡老,錯過因緣九百年。
只合詞人住此間,最高樓上對青山。
何妨片月同孤寂,自有和風共往還。

云陣陣,水灣灣,廿年交契水云閑。
觀魚各袖無爭手,冷卻磻溪舊釣竿。
莫謂閑齋雀可羅,采薇采菊意猶多。
風扶竹影如朋至,星助燈光感夜和。

行石澗,坐云窩,漫裁小景自研磨。
心藏夢憶誰同我,九百年來只老坡。
注:老坡,蘇軾。范成大《寄題永新張教授無盡藏》詩:“快誦老坡秋望賦,大千風月一毫端”。
何處煙霞隱舊蹤,霜花一路向人紅。
松溪白映深秋月,竹徑清來上古風。

過野寺,聽疏鐘,所經真與夢時同。
傍公高臥云林下,異代蕭條意可通。
鷓鴣天 根博園寫意(己亥) 當代 · 熊東遨
山挽晴嵐水抱風,入眸佳氣四時同。
橫橋影臥初三月,醉塔光生第一峰。

乘酒興,覓詩蹤,天心無處不涵容。
清明過后林花謝,春在游人頰上紅。
坐老春關不啟扉,過無思處或因誰。
比鄰籠鳥歌成串,到眼園花秀作堆。

憑寂默,試修為,墻根散步計來回。
白頭更得妻相許,補畫從前一段眉。
不待秋風凈石階,清蟬自送晚涼來。
人間道路差能辨,天上陰晴未易猜。

攜故紙,立層臺,望空禮罷有馀哀。
慰公寥寂推黃菊,歲歲無聲傍座開。
點破苔痕岸菊開,循香一路入蓬萊。
光浮野水帆初落,葉滿空山跡未埋。

風拂座,露盈臺,不勞仙子抱琴來。
鳥鳴林下天聲似,別有音符待汝猜。
借得湖翁舊雨蓑,越堤來問近如何。
光生涸沼龍潛穴,風拂長灘草作波。

迎塞雁,送天鵝,等閑密接在煙蘿。
仙禽別有行程碼,不似人間顧忌多。
猶記瓊臺昨夜鐘,敲開夢鎖一重重。
淺斟村釀蘆花白,飽看云衢血月紅。

城靜默,帖刪封,或將屏蔽到心空。
神游幸不勞人指,故國山川識所宗。
費盡詩家彩筆描,岸芽園筍日增高。
春行秋令飛黃葉,花占風頭動赤潮。

魚搶水,雀爭巢,有時生意在喧囂。
偕游小遂開年夢,不負長亭酒一瓢。
形在塵寰意在天,夢無大小自家圓。
峰頭眺日丹爐沸,洞口聽潮畫角喧。

人道是,想當然,導師真?zhèn)€仰坡仙。
神游宇宙洪荒外,不問新王第幾年。
一棹煙波入夢深,懵騰不辨古來今。
溪彈舊曲留仙醉,竹舞清風助客吟。

循畫徑,覓韶音,岸叢時復響幽禽。
傍流重結詞人社,雪影嵐光日夕臨。
鷓鴣天 暮秋隨感(甲辰) 當代 · 熊東遨
朝出炎方暮朔方,賦閑生活為誰忙。
單車載我過鄰省,九日登高在異鄉(xiāng)。

楓火赤,稻云黃,故園風物幾曾忘。
馀年不敢言歸去,歸去南山舊圃荒。
鷓鴣天 樓居即事(乙巳) 當代 · 熊東遨
欲把春光種上天,頂層閑辟小花園。
相期次第云霞起,不忌周遭雀鳥喧。

明月價,圣人言,問詩問酒樂為先。
從新拾取耕荒筆,試寫桃源第二篇。
根在塵寰夢在天,樓端尺土認家園。
寄身高處寒能敵,知味清時語不喧。

紅紫合,色空全,野僧蠻女各留言。
群芳盡入神仙譜,花葉同形只一篇。